家教資訊
聯系方式
聯系人:關老師
電話:1524895426
郵箱:wxcodam@sina.com
給小學生家長的教育建議 |
一、如何與孩子相處1、平等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雖然年齡小,個頭矮,可他們有思想,有頭腦,我們成年人不妨蹲下來和他們對話,作為老師、家長,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尊重他們的生命,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已經盡了力,流了汗,我們做家長的就不必太苛求。 2、交流在平等的基礎上設法多交流,兩代人之間有一種心理隔閡,叫“代溝”。消除“代溝”,莫過于平等交流,加強對話,比如,孩子回到家隨便問問:今天學校有什么新鮮事?你的同桌換了嗎?喜不喜歡他?你的語文老師講課有什么特色等等。這些尋常的交流都會引起孩子的興趣。使其產生親近感。 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錯誤,不要遏制個性,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一生要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曾經有一個小孩子喜歡動手,有一次他把媽媽剛買回的新表當玩具拆了,媽媽氣壞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頓,恰好老師來家訪,媽媽數落了孩子拆表的錯誤的行為,沒想到老師幽默地回答: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媽媽感到不可理解,老師說:“孩子這種行為雖然沒有理性,但卻蘊含創造力,你不該打罵他.”老師建議采取補救措施,帶孩子去鐘表鋪,滿足他的好奇心,這位老師就是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4、鼓勵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隨意指出幾名學生,對他們的老師說:“這些孩子很有天賦,非常聰明。后來這些孩子果真越來越聰明了,可見正面的鼓勵賞識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徑,比如一次考試考砸了,與其嘲諷他:瞧你這摸樣,還有什么出息,不如換一個角度,效果會大不同:這么難的題目,也得了60多分,不錯??! 二、請不要實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為一時沖動,你就動手打孩子??墒悄闶欠裰溃航洺0ご虻暮⒆?,會出現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 ?。?)說謊有的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孩子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瞞則瞞,能騙就騙,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了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災難”??墒呛⒆诱f的謊話,往往站不住腳,很容易被家長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家長的態度會更加強硬,而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后更會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懦弱如果孩子經常挨打,時間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長,就會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話是對是錯,他都會乖乖服從,在這種不良的絕對服從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這樣的孩子往往惟命是從,精神壓抑,學習被動,(3)孤獨經常挨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更會使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朋友們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與家長和老師交流,不愿意和同學們一起玩,性格上也顯得孤獨。 ?。?)固執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打孩子,損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搗亂來表示反抗,你要往東,他偏要往西,存心讓家長生氣,還有的孩子,父母越大越不認錯,犟勁越來越大,常常用離家出走,逃學來與家長對抗,變得越來越固執。 ?。?)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強,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這種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長大后,孩子就會有暴力傾向,家長打孩子,其實是給孩子做了壞榜樣。 ?。?)怪癖有的家長打了孩子后,還硬要孩子“認錯”,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實上,這樣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傾向加劇,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長的要求去做的,實際上,他的抵觸情緒很大,在被打之后,他會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怪癖。 ?。?)喜怒無常有的家長打過孩子后,又覺得心痛后悔,就去撫摸孩子的痛處,甚至抱著孩子痛苦,并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這種情況,在開始時孩子會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時間一久,他也習以為常,慢慢地孩子也會變得喜怒無常。 三、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文化氛圍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 1、物質文化方面,如果經濟條件許可,居室寬大、明亮、整潔,是最好的。但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山在不高,水不在深,居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布置得體,也同樣可以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比如墻壁上懸掛著字畫(或者是名人的、或者是朋友贈送的、或者是自己創作的字畫)、地圖、照片等,書架上放一些古今中外名著和當前的暢銷書刊等。家里一天到晚是打牌聲、喝酒猜拳聲和吵吵罵罵聲,卻沒有讀書聲,似乎是不可取的。 2、精神文化方面。蘇霍姆林斯基說:“家庭的智力氣氛對于兒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奔议L最重要的是時刻注意自身形象。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而家庭教育的特點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鮮明的政治立場、強烈的事業心、高尚的追求與情操、助人為樂的精神等等,這些都能對孩子起著榜樣作用。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家長教育孩子,可以說是全天候的。家長并不知識在教育孩子時才教育孩子的。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教材。這也是言教與身教必須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四、愛,不可忍辱負重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愛子決不等于教子,在愛與教的問題上,它留給我們的思考至少有以下幾點: 1、愛子要理智,“愛自己的孩子連母雞都會”關鍵在于怎么愛。有些家長寧可刻薄自己,一日三餐吃或不吃,也要讓孩子吃飽吃好;寧可自己的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也要孩子穿得體體面面、漂漂亮亮。這種“忍辱負重”的愛,除了能表達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實在不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任何好處。 2、教子比愛子更重要。愛子乃人之常情,但僅有愛是不夠的。父母之愛的力量或許無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愛,不是真正的愛,而是一種“害”。天下父母一定要深諳教子比愛子更重要的真諦。要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才是真正的愛子。 3、要讓孩子學會愛。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子女愛父母更是理所應當。父母不僅要關愛孩子,而且要設法讓孩子學會愛。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僅要保持節制,而且要努力獲得報答,使孩子在報答的過程中,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培養孩子的健康心理,使他們成為具有同情心、愛心、良心等優良心理品格的現代人。 五、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有的父母見到孩子學習松懈,成績一時不夠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經常抱怨、斥責,甚至對孩子進行懲罰。這樣做是十分錯誤的,那么,家長應當從哪里人手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呢? 1、抓作業。如果孩子不認真做作業,家長要及時了解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2、抓態度。要求學習專心、細心,勇于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書寫要工整、清潔、準確,不能虎頭蛇尾或龍飛鳳舞。 3、抓技能。如想問題、做作業時,要求準確而迅速,在質中求快;語言表達務求清楚、生動;手工操作、口頭背誦務求熟練。 4、抓能力。主要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與思維力。在課余一切學習中都要注意認真培養上述能力。 六、關心孩子的雙休日時今,雙休日學生不得留校補課,很多學校都能遵照執行,如此一來,孩子的業余時間的確不多了,但這業余時間是否豐富呢?為此家長有必要對孩子的雙休日過問一下,關心一下。經常能看到每逢雙休日,游戲廳生意特別紅火,仔細一瞧,圍著游戲機玩得滿頭大汗的,大多是學生,他們沉浸在宇宙大戰,槍殺打斗片之中,試想,如此雙休日,孩子能得到什么?相反地有的家長對自己子女的雙休日極為重視,除督促其完成學習任務之外,帶子女走向大自然,讓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間的親情,同時也給寫作提供了廣闊的寫作源泉,所以家長有必要在雙休日尤其關心自己的孩子,不妨過問一下: 1、雙休日您的孩子在玩什么? 2、雙休日您的孩子怎么玩? 3、雙休日您的孩子玩得怎樣? 七、家長要鼓勵孩子多運動或多參加農田勞動運動和勞動都能使孩子身體健壯有力,反應敏捷,動作協調,聰明,樂觀,促進良好品德和思維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孩子功課忙、作業多時,更要鼓勵孩子堅持參加運動或勞動,這樣可使他保持旺盛的精力,消除疲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運動或勞動,這樣可以增進親子關系,玩得更加開心,有益于身心健康。 總之,孩子是你們的希望,是你們的未來,對孩子的思想、學習方面的教育,方法有很多,措施也不少,也許有很多家長還有不少真知灼見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希望大家以后多與學校聯系交流,求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附: 給家長的十條建議一、盡量表揚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會肯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他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哪怕是更正一個缺點。 二、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內容和實踐進步程度。家長多詢問孩子最近學習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經常給孩子制訂幾個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感到能夠做到,孩子有自信心,從而有利于孩子發揮出潛能。 四、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種機會讓孩子練習。 五、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學會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盡到自己的那份責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 七、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教師,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教師。 八、定下家庭學習規矩,并且自始至終執行,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息習慣。 九、引導孩子善于提出問題。要培養孩子多問為什么。 十、要使孩子重視上學,盡量避免孩子缺課的情況發生。 |
信息編輯:??谛碌浼医坦芾碜稍冇邢薰?/a> 更新時間:2012/04/05 字號:大 中 小 |
上一條:如何讓小學生樹立學習的觀念 | 下一條:小學生各階段心理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