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條:小學數學各年級復習要點 下一條:給小學生家長的教育建議如何讓小學生樹立學習的觀念
一個人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學到手的,而學到的知識也可能遺忘,但獲得知識的方法確不會被丟失。古人說:“授之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就如毛澤東同志說的:“學習是學習,學習的學習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br />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能夠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需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要拿出滴水穿石的精神,日久天長,學習就會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所以,學習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捷徑,而是踏踏實實,刻苦學習的途徑,以及這種學習中的各種措施。
要提高學習效率,把小學生學習的被動變為主動,應把握以下幾點步驟:
第一步:抓好課前預習在預習中,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而且要求把難理解和不理解的字、詞、句勾劃出來、記下來??赐陼?,能合上課本,回憶一遍,記下文中主要的語句,能大概了解課文內容。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初步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找出不理解的內容,特別是字、詞、句預習。而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段,則應對找出的內容和問題作筆記,把預習筆記作為課堂筆記的基礎。就如古代軍事家孫子軍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殆”,預習就是知己知彼的準備,使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
總之,預習就是上課前的自學,也就是老師講課前,自己先獨立學習新課的內容,使自己對新課有初步學習和掌握的過程。預習搞得扎實、勞固,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步:掌握聽、講的正確方法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處理好聽、講、讀、寫的關系,重視好課堂討論,就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而對于小學高年級來說,不但要處理好聽、講、讀、寫的關系,而且要處理好它們之間與筆記之間的關系,特別要重視好討論,才能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學生要上好課、聽好課,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其次要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學會思考理解,特別是要大膽設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提出不理解的內容,善于從不同的角度驗證答案。
第四,學生還要及時地做好各種標記。有選擇地做好筆記。
上課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基本形式,如何對待每一堂課則是關鍵,要取得較大的成績,首先必須掌握課堂上的四十分鐘,提高聽課效率。
1、帶著問題聽課2、把握老師講課的思路和條理3、養成邊聽邊思考、邊總結、邊記憶的習慣,力爭當堂消化鞏固知識4、踴躍回答老師提問5、踴躍設疑第三步:課后復習應及時根據學科特點,進行復習,達到排疑解難,鞏固提高的目的。復習是預習和上課的繼續,在復習過程中,既調動了大腦的活動,又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便于鞏固和記憶所學的知識。
第四步:認真作業勤于動腦、仔細思考、認真作業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正確態度。首先要為作業做好準備工作,把預習、上課、復習銜接起來。其次要認真讀題,仔細分析題意。第三要理清思路、獨立完成作業。第四要學會檢查。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就必須通過作業實踐來轉化。
作業的幾大優點是:
1、學習效果2、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3、提高思維能力4、為復習積累次料作業時特別應注意審題,如果審題有誤,將會出現“失之一厘,差之千里”的現象。
第五步是課外學習要掌握好科學的學習規律,包括打好基礎循序漸進、溫故而知新。搞好課外學習,包括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參加課外實踐活動,掌握正確的課外學習方法。還要掌握讀書方法。
總之,課前要抓好預習,課中要認真聽講,課后要完成作業鞏固所學知識,課外學習要運用手段,使自己的學習成為個性化的學習方法。